壯麗70年丨張媛:“把老兵故事講給更多人聽”

2019年06月14日12:03  來源:人民網-新疆頻道
 

“1949年12月22日,四十七團前身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一兵團二軍五師十五團的1800名官兵從阿克蘇出發,在荒漠原野風餐露宿18個晝夜,徒步急行軍790公裡,橫穿塔克拉瑪干沙漠,勝利解放和田。此后,這些官兵就地轉業,在大漠深處屯墾戍邊,一守就是一輩子……”6月9日,在位於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四師四十七團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軍和田紀念館,講解員張媛正在給前來參觀的游客講解沙海老兵的故事。

一番動情的講解之后,目送游客滿意地離開,張媛回到辦公桌前,拿起一瓶礦泉水猛喝了幾口。端午小長假期間,紀念館迎來了客流高峰,一天接待了近10批客人,張媛的嗓音已經有些沙啞。

“在紀念館工作,每天在這些老物件、老照片、歷史資料裡感悟老兵精神,然后把老兵們的故事講給游客聽,看到游客們被老兵精神所感動,就覺得再累都是快樂的、值得的。”張媛說。

今年32歲的張媛出生在四十七團,父母都是四十七團職工。2008年大學畢業后,張媛南下去廣州打拼。勤奮踏實的她很快在廣州找到了穩定的工作,還買了房子。

張媛是個孝順的姑娘。2013年,母親突發心臟病,父親糖尿病病情加重,雙目失明,為了照顧父母,她辭掉工作,從廣州回到了家鄉四十七團。

“在廣州的時候努力工作,一心想把父母接到廣州生活,可是父母舍不得離開奮斗了大半輩子的團場。”張媛告訴記者,剛回到團場的時候,自己總覺得有點不甘心。

父親得知了她的想法后就對她說:“我們剛來團場的時候,團場的條件很艱苦,但是你想想,當年那些老兵剛進疆的時候條件有多艱苦?他們是怎麼堅持下來的?我們為什麼就不能堅持下去呢?你們這一代人可是趕上了好時代,團場現在的條件比以前好多了,你更應該留下來,好好建設自己的家鄉。”

父親的一番話解開了張媛的心結。2013年5月,回到家鄉后,懷著對老兵精神的敬仰,憑借著干練的形象和標准的普通話,張媛通過層層選拔,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軍和田紀念館的一名講解員。

“當年穿越‘死亡之海’的老兵們,用畢生無怨無悔的選擇,展示了他們的軍人本色!老兵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我也更加熱愛我的家鄉。”張媛說,剛入職時,自己一有時間就背誦講解詞,並學習各種講解技巧。閑暇時,她常常穿梭在團場,找職工們聊天,挖掘老兵和團場職工身上的感人故事,收集能夠反映團場歷史的老物件、老照片和相關資料,不斷積累講解素材。

很快,張媛就勝任了講解員工作,聲情並茂的講解得到了許多游客的好評。帶著游客穿行在紀念館內,每當講解到支邊青年相關內容的時候,張媛總會自豪地為大家講述自己家的故事,“這張照片就是我們家的全家福,我的父親是1964年從安徽來兵團的支邊青年,母親是當地的維吾爾族姑娘,站在最前排的是哥哥姐姐和我,我們是在老兵精神的滋養下長大的……”

每年講解600余場次,累計接待游客15萬余人次……6年的歷練讓張媛成為一名優秀的講解員。 “從最初的地窩子、草房子,到土坯房、磚瓦房,再到現在的樓房,軍墾先輩們的辛勤付出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要繼續用心、用情講下去,把老兵故事講給更多人聽!”張媛說。(兵團日報 陳瓊 潘瑞雄)

(責編:陳新輝、韓婷)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