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新疆伊犁河谷,成片的薰衣草花盛開,匯成紫色的海洋,吸引了無數游客前來觀光旅游。在這片芳香的花海背后,有一個不被人熟知的名字——李敏。
畢業於石河子大學農學院農學專業的李敏,工作26年來,一直致力於伊犁墾區特色作物的研究、示范推廣,並向種植戶提供相關科技服務,是兵團優秀科技特派員、兵團特色香料作物育種與高效生產區域創新團隊核心成員。
薰衣草是伊犁河谷重點發展的區域優勢特色經濟作物之一,李敏帶領她的特色香料作物團隊,足跡遍布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四師所有種植香料作物的縣、鄉、團場、連隊的田間地頭,利用10年時間,成功選育出4個薰衣草新品種,收集和創新薰衣草種質資源200多份,參與建立全國最大的精油類薰衣草種質資源圃,填補了我國薰衣草種質資源收集的空白。
薰衣草新品種在推廣之初,種植戶擔心種植新品種不掙錢,即便是技術人員免費提供種苗和技術服務,他們還是對種植新品種有顧慮。於是,李敏帶領她的團隊深入田間地頭示范講解,展示新老品種種苗並進行比對,李敏承諾:“你們種,效益好是你們的,虧損了算我的。”
就這樣,先嘗試種植薰衣草新品種的種植戶率先獲益,大家紛紛搶著種植薰衣草新品種。截至目前,四師可克達拉市薰衣草種植戶利用選育出的薰衣草新品種繁育種苗7300萬株,種植薰衣草新品種4.7萬畝,共帶動就業1175人,1567戶家庭受益,實現科技成果轉化1.8億元。
目前,伊犁墾區薰衣草種植面積佔全國的95%以上,已成為我國重要的香料作物生產基地,薰衣草種苗除在疆內銷售外,還銷往山東、甘肅、湖北、浙江、雲南、河南等地,輻射應用面積6.4萬畝,薰衣草精油遠銷國內外。
為了解決香料品種退化、品質降低等制約香料產業發展的難題,2015年,李敏作為負責人承擔了《薄荷優質高效繁育及栽培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她帶領特色香料作物團隊嚴把組培瓶苗、大棚煉苗、大田定植三個階段的關鍵技術節點,逐一攻克下薄荷品種退化,病毒導致產量、品質降低等技術難關,填補了新疆及兵團薄荷自主知識產權的空白,培育出300萬株合格的脫毒種苗,並將薄荷精油平均畝產量提高了2.6公斤。截至2018年年底,脫毒薄荷種苗種植面積達到8000畝,受益家庭210戶,新增經濟效益1920萬元。
如今,薄荷脫毒種苗工廠化育苗技術已全面應用於優質薄荷生產中,更多職工成了香料種植大戶,更多家庭依靠科技走上了康庄大道。
寒來暑往二十六載,李敏全身心投入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國家級科研項目3項、兵團及師市科研項目3項,參與國家、兵團、師市科研項目20項,獲得了多個科技獎項。
李敏頗有感觸地說:“我熱愛這份事業,相信隻有勤奮工作,才能有所收獲。我將不忘當初立志做一名優秀農業科技人員的初心,繼續為兵團的特色香料產業貢獻智慧和力量。”(兵團日報 李惠、蔣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