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共和國發展成就巡禮——兵團

安民富民 書寫新篇

2019年08月19日08:3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安民富民 書寫新篇

《人民日報》(2019年08月19日 13 版)

圖①:湖北援疆企業——新疆普耀建材公司生產的玻璃遠銷海外。沈志君 攝

圖②:秋收的喜悅。牟宏攝

圖③:2019年4月,兵團十師北屯市各族群眾在得仁山植樹。陳洋 攝

圖④:四師可克達拉市一瞥。朱遠東攝

圖⑤:新疆天業(集團)有限公司化工園區一角。葉紅 攝

傾情書寫改善民生的答卷

下足繡花功 惠及千萬家

本報記者 李亞楠

從職工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出發,兵團以實施“十件實事”為抓手、以加快南疆少數民族聚居團場發展為突破口,在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上學、看病、就業、養老、增收等方面持續發力。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各族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滿滿。民生資金投入從2008年的11.14億元,今年將上升到367.17億元,一筆筆真金白銀實實在在惠及千家萬戶。

找到好工作

7月30日,位於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鐵門關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新恆立紡織有限公司氣流紡生產車間,機聲隆隆,一片繁忙景象,數十名員工正在加班加點工作。

23歲的瑪依拉·阿不都熱依木是新恆立紡織有限公司一名紡織工,一年前她來到這裡,迅速成為車間骨干。“在這干活不累,收入也不錯。一個月工資3000元,每個月給家裡寄2000元,現在爸爸媽媽已經蓋了新房子,還給弟弟報了補習班,他學習可認真了。”瑪依拉·阿不都熱依木開心地說,“現在,我要抓緊時間學好語言和技術,爭取早日當上車間的管理班長,這樣收入又能提高一大截,就可以在鐵門關市買房子了。”

為了讓就業人員留得住、干得好、有發展,公司在積極開展技能培訓的同時,還聘請老師每周為大家教授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努力讓就業人員融入企業、融入城市,開啟美好新生活。

據統計,2018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累計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0.37萬人,實現新增人口就業4.29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49%,累計開展各類職業技能培訓10.56萬人次。

住進新房子

“新房就跟樓房一樣好!”三師五十一團十八連群眾阿哈·達吾提家的新房是一戶一院式,還帶浴室,“老房子是1982年蓋的,已經無法住了,而且這邊兩戶、那邊兩戶,住得很分散,鄰居串個門都不方便。”

步入新房,嶄新的沙發擺在客廳,上下水也齊全,解決了一家人過去外出如廁的問題。“搬進新家,群眾的居住環境、生活條件得到了明顯改善。”十八連黨支部副書記艾克拜爾·沙迪克指著一排新房說,連隊有583戶居民,除了90戶搬進了樓房,其余居民都搬進了這些新居。

截至目前,該師26個連隊拆舊工作已基本完成,18個新建居民定居點前期“三通一平”工作已全部完成,首批貧困職工已於5月喜遷新居,其余職工也將陸續入住。據介紹,連隊土地和居住區綜合整治工作將節約建設用地2.4萬余畝,對推動職工群眾脫貧致富、改善職工生產生活條件具有重要意義。

阿哈·達吾提豎起大拇指說,“這些年發生在我們身上的好事太多啦!今年,一說到新房我就笑開懷!”

生病有人管

“家庭有困難,社保來兜底。”這對一師十三團十九連職工張遠成來說可不是一句空話。“如果沒有社會救助,我真不知道該怎麼辦。”他感激地說。

自從2009年被確診患尿毒症后,張遠成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疾病突如其來,讓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為了治病,我把果園賣了,積蓄也在這幾年花完了。”張遠成說。

就在張遠成一家人一籌莫展時,團裡幫助張遠成申請到居民低保和醫療救助金,每月低保費和每年近3萬元大額醫療救助金成了他的“救命錢”。“2017年下半年我看病花費3.8萬元,報銷了2.4萬元。”張遠成說。

張遠成的故事是一師阿拉爾市不斷完善社會救助體系建設、有效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一個縮影。2018年,阿拉爾市為548名特困群眾發放886萬元大病醫療救助金,為448名低保對象發放275萬元大病醫療救助金,為2253名低保對象發放112萬元醫療救助門診費,並建立健全了低保對象、優撫對象醫療救助(補助)“一站式”服務工作機制,覆蓋師市20家公立醫保定點醫院。

在民生建設中,兵團把提高保障水平作為重點來抓,嚴格落實社會救助政策,積極推進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有效解決群眾突發性、緊迫性、臨時性基本生活困難,筑牢了救助體系的最后一道防線,使困難群眾生活質量有了明顯改善。

伊犁河畔崛起生態新城

可克達拉變了模樣

本報記者 楊明方 阿爾達克

“美麗的夜色多沉靜,草原上隻留下我的琴聲……”

60年前,一首經典名曲《草原之夜》伴隨紀錄片《綠色的原野》不脛而走,傳唱大江南北,人們從此知道了中國西部有一個叫做“可克達拉”的地方。

現在,89歲的老軍墾閆欣秋在伊犁河畔軍墾新城的新居裡,輕聲哼唱著這首馳名中外的“東方小夜曲”,告訴人們“可克達拉真的改變了模樣。”

1949年,閆欣秋跟隨部隊進疆,從此扎根伊犁河谷。后來,他響應號召脫下軍裝,成為兵團第四師六十六團的一名軍墾戰士。70年來,閆欣秋先后搬了5次家,從地窩子、土坯房、磚塊房到如今的生態小區,目睹了屯墾歲月可克達拉的荒涼,見証了這裡改天換地的滄桑巨變。

2015年4月,兵團第四師可克達拉市成立,成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直轄、由兵團管理的第八座城市。4年多來,四師可克達拉市26萬各族干部職工擼起袖子加油干,一座獨具魅力的生態新城在伊犁河畔拔地而起。

走在可克達拉市的街頭,街道筆直寬敞,綠意扑面而來﹔漫步在城市中的朱雀湖畔,俯瞰金魚游弋,仿佛置身於江南水鄉……“可克達拉市一起步就以生態立市,按照產城融合的建城理念,營造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宜居環境,努力打造成絲綢之路經濟帶西端的一顆璀璨明珠。”第四師黨委常委、副師長林玲介紹道,截至目前,可克達拉已建成29個主題公園,城市綠化率達43.8%,努力構建充滿活力的綠色生態、綠色產業、綠色生活體系,加快建設綠點、綠線、綠網、綠面相融互促的高效城市綠地系統。

“在這一眼望不到邊的綠化帶中,還有我們這些老軍墾的貢獻吶!”閆欣秋說,為了可克達拉的綠化,很多老軍墾無償捐贈自家的樹。一位67歲的退休教師把40年前在自家門口栽下的17棵槐樹全部捐了出來。

“等到千裡雪消融,等到草原上送來春風,可克達拉改變了模樣,姑娘就會來伴我的琴聲……”如今,可克達拉真的改變了模樣。“可克達拉不僅是一座綠色之城,也是一座活力之城。”林玲說,建市至今,可克達拉市堅持工業園區建設與城區建設同步進行,規劃建設了面積達1.4萬畝的城北產業園,將特色農業、農副產品深加工、新能源、商貿物流等產業布局於此。隨著一家家企業落地生根,一個布局合理、配套完善的現代化產業區迅速崛起。

11座橋上都有感人故事

兵地共治奎屯河

本報記者 韓立群

7月26日,兵團第七師與烏蘇市兵地融合發展推進會在烏蘇市車排子鎮召開。推進會上,雙方就土地、水利、交通等方面的事宜進行協商。據介紹,這樣的會議,每年要開三四次。邊疆同守、資源共享、經濟共融、和諧共建、優勢互補、成果共享、共同繁榮,“兵地一盤棋”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發源於中天山北麓的奎屯河,流域主要分布有奎屯河、四棵樹河、古爾圖河,流域總面積2.83萬平方公裡,輻射塔城地區烏蘇市、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奎屯市、克拉瑪依市獨山子區及兵團第七師(俗稱“三地四方”)。

奎屯河上有11座橋。每座橋都有一段兵地手足情深的感人故事。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烏蘇市石橋鄉叫河西大隊。那時的河西大隊,生活用水很不方便,夏天吃渠水,冬天喝雪水。一河之隔的七師127團每個連隊有機井,有小商店。河西大隊的群眾經常有人騎馬或蹚水過河來購物,或者馱水吃。

1970年春,127團工作組到河西大隊幫助工作。了解情況后,工作組把建橋的意見向團黨委提出,很快得到了批准。橋建好后,被命名為“團結橋”。此后,1975年、1982年、1993年、2004年,127團多次對“團結橋”進行了維修、重建。

2012年4月,奎屯河上游團結渠因山洪水毀導致10公裡的渠道無法引水。七師奎管處緊急組織干部職工400余人和20余台大型機械,展開搶修水毀工程大會戰。5 月20日,一條引水臨時大渠貫通,保証了沿線農民灌溉用水。

多年來,七師奎管處先后有79名干部職工在奎屯河抗洪搶險、破冰引水中獻出了寶貴生命,英魂長眠奎屯河畔,他們當中最大的58歲,最小的隻有18歲。

2000年以來,七師投資實施奎屯河防洪生態工程,提高了河道防洪能力,降低了灌區地下水位,減輕了土壤次生鹽漬化。流域整體生態越來越好,動植物增加明顯。

2016年,七師一二五團和毗鄰的烏蘇市車排子鎮、甘家湖牧場等鄉鎮,共同建設“兵地融合萬畝高標准現代農業示范區”。示范區內,對原來村裡“零、碎、散”的小田塊實施土地條田整合,改造農田滴灌設施,推廣水肥一體化技術,全部建成大條田、大林網,實現規模化、集約化生產。經營成本按土地面積分攤,經營利潤按土地面積分配,周邊農戶每畝地每年增收300元。

相關閱讀:

譜寫新時代維穩戍邊新篇章

數讀兵團

深化改革 活力迸發

向南發展 天地廣闊

戍邊興邊新畫卷

(責編:陳新輝、韓婷)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