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甜瓜全部都有訂單,畝均效益達1400多元。”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一〇三團九連職工劉雙宗種了多年甜瓜,被“掙一年、賠一年”困擾許久。
團場綜合配套改革實施以來,職工們有了生產經營自主權,生產經營積極性大大提升,劉雙宗也在主動探索后漸漸摸清了種瓜的門道。“比起高價格,穩銷路更重要,訂單外不多種一分地,訂單內爭取高產量。”劉雙宗帶著連隊10多名職工按訂單種植,連續兩年穩賺不賠。
不僅是九連,整個一〇三團的甜瓜種植戶,在改革大潮中,思想轉了彎,種得好還要賣得好,有品質更要有品牌,這一理念成為大家的共識。
跳出埋頭種瓜隻等客商上門思維,一〇三團黨委、連隊“兩委”和種瓜戶合力培植產業、摸索市場。
借助得天獨厚的氣候、水土條件,一〇三團超過10%的種植戶以種植甜瓜為主要收入來源,甜瓜也成了一〇三團種植面積第二大的農作物。
一〇三團甜瓜種得好:1995年,一〇三團甜瓜被原農業部綠色食品辦公室批准為“綠色食品”;1999年,一〇三團被原農業部中國農學會特產經濟委員會命名為“中國甜瓜之鄉”;2011年,一〇三團甜瓜獲得原農業部頒發的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証書。
可一〇三團的甜瓜一度賣得並不好:隨著團場越來越多的職工轉向種植甜瓜,一〇三團甜瓜種植面積連年攀升。2015年,一〇三團甜瓜種植面積達到了5萬余畝,也是從這一年開始,連續幾年,一〇三團甜瓜種植戶虧損嚴重。
“要去琢磨市場,再不能盲目跟風。”一〇三團甜瓜種植能手郭建忠“賣瓜”的水平並不比劉雙宗低。
2017年,團場綜合配套改革在六師試點,當年,郭建忠嘗試種植新品種晚熟甜瓜,避開8月中下旬甜瓜上市高峰,10月初再上市就成了緊俏貨。同時在團場和連隊引導下,郭建忠種瓜隻施農家肥,優質保証了優價,畝均效益達1600多元。
2019年,一〇三團十二連新渠城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始新的探索。
“甜瓜質量過不過關,掃一掃二維碼就知道。”今年,該合作社率先建立了甜瓜質量安全信息追溯系統,為合作社甜瓜走向國內高端水果市場,打造“質量名片”。
“一個甜瓜一個‘身份証',實現了服務有承諾、質量可追溯、售后有保障。消費者買得放心,貴點也不愁賣。”十二連黨支部書記、新渠城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劉星說。有了市場意識,賣瓜不再是問題。
今年,一〇三團甜瓜種植面積降至2萬余畝,甜瓜月余便銷售一空,為種植戶帶來4000多萬元純利潤。(沈元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