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學:兵團精神傳承人走上講台

2019年11月25日11:34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中央媒體看兵團丨多位兵團精神傳承人走上講台

“當年屯墾戍邊,支持邊疆建設,我的事業在新疆,我的家在新疆,我的學生們、孩子們在新疆,新疆需要我,我還能為新疆的發展發光發熱,貢獻力量。”話音剛落,課堂裡立即響起熱烈的掌聲。

講課的人叫曹連莆,這位86歲的老人曾榮獲國家級教學名師、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新疆勞動模范等稱號,是名副其實的兵團精神傳承人。

“我叫金茂芳,今年86歲。1958年,領導決定讓我保管一輛拖拉機。自那以后我就下定決心,這是國家的財產,要很好地保養,像保護自己的眼睛、孩子一樣去愛護。”金茂芳開過的拖拉機如今靜靜地擺放在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裡,成為國家一級文物。她也成為“新中國最美奮斗者”。

眾多兵團精神傳承人走進石河子大學“道路與人生”思政課堂,講述他們扎根新疆、建設新疆、奉獻新疆的經歷和故事,受到學生們的歡迎。

石河子大學黨委宣傳部副部長卿濤介紹,如何打破學生們對思政課單調刻板的認知,創新思政課教學方式,增強學生課堂主動性,成為石河子大學黨委認真思考的問題。通過一系列調研,石河子大學今年“道路與人生”思政課採取開門辦學的方式,努力創新課堂形式,不僅邀請學校的知名專家,還邀請身邊的兵團精神傳承人走上講台,傾力打造深入人心的思政課,切實發揮課程育人的作用。幾堂課講授完畢,學生對思政課有了新的認識,思政課成為石河子大學最“火”的一門課。

食品20182班學生盛華洋感慨地說:“10月9日下午,我們聆聽了曹連莆教授的課。曹老師在兵團教科戰線上拼搏了近50年,這麼優秀的教授給我們上課,沒有一絲自傲,非常平易近人。不說別的,這種在新疆堅持教書與參與科研工作的精神,就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旅游20181班學生周鑫聽了曹連莆教授的課后說:“曹老師為我們講述兵團精神不是隻講大道理,而是通過許多事例來講述。那些為大漠洒下熱血的前輩,不由得讓我思考自己上大學后的作為:是荒廢自己最好的年華,還是像前輩一樣,為祖國作出貢獻?聽完課我想通了,不能繼續渾渾噩噩、無所事事下去,要為自己樹立一個奮斗目標,讓自己在將來成為一個有貢獻的人。”

植保20182班學生何東海說:“作為農學院的一名學子,在校慶晚會的時候看過由曹教授的自身經歷改編而成的故事。只是沒想到,他能親自站在我們面前,給我們講述他的成長歷程。一生隻做兩件事:育人和育種,我認為這是做老師的最高境界。縱觀曹教授的一生,我覺得他在青年時期樹立的正確價值觀起了很大作用。有榜樣在前面引導,我們這些學生就有方向。所謂的兵團精神,即以‘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艱苦創業、開拓進取’為主要內涵的精神,隻有切身去做,才能真正理解到其深刻內涵。我既然來到大學,就要把這種精神延續下去。”

課堂上老師的一言一行,深深刻入學生的腦海,成為他們邁向人生第一步的最好榜樣。這正是石河子大學開設“道路與人生”思政課的初衷。石河子大學校長代斌說:“好的思政課關鍵在教師。石河子大學選聘大師級別的老師和身邊的榜樣,對學生具有巨大的吸引力,青年學生極需要兵團精神傳承人當向導,增添學生對思政課的熱情和興趣。未來我們將有越來越多的院士、專家、特聘教授等高層次人才陸續走上思政課的講台,發揮思政課在立德樹人方面的重要作用。”

護理20184班學生高藍茹表示,學校選用智慧教室,豐富課堂多媒體使用途徑,以適應現代化教學形式。通過與專家、教授的對話,增強思政課的實效性與親和力,讓學生們體驗到更多生動有趣的思政課,同時達到立德樹人的目標。通過“課程+講座+實踐”不同教學方式的相互補充、相互融合、同向同行,讓學生們愛上了思政課,也讓思政課發揮了更大作用。

“課上,曹連莆教授給我們提出了幾條人生建議,給我們指明了方向。回到宿舍,想著曹教授的話,我不禁想:一個人,一輩子能把一件事做好已經不易,曹教授卻把育種育人兩件事都做成功了,這需要多大的付出與努力啊。”

這句動醫20181班付雙雙的話,代表的正是所有聽過石河子大學“道路與人生”思政課學生的心裡話,也是這門思政課“火”起來的真正原因。(王瑟)

(責編:陳新輝、韓婷)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