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新疆频道>>人民网兵团频道

兵团:铸剑为犁守江山

2015年12月18日10:36    来源:新疆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铸剑为犁守江山

兵团,是新疆大地上一个厚重的名字。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随后,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中央政府创造性地借鉴和发展了历代屯垦戍边的传统,以军队转业参加生产的方式,组建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转眼之间,61年已经过去,兵团不仅持续发挥着屯垦戍边的核心职能,更成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兵团是国家战略的长远大计

2014年4月29日,成为李碧胜生命中不可磨灭的印记。“这是我入伍以来最光荣的一天!”这一天,作为兵团第六师人武部政委,他率部在五家渠市受到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检阅。

就在这一天,习近平的话让李碧胜记忆犹新。在与兵团各级干部座谈时,习近平结合历史和现实指出:屯垦兴则西域兴,屯垦废则西域乱。在新疆组建担负屯垦戍边使命的兵团,是党中央治国安邦的战略布局,是强化边疆治理的重要方略,兵团的存在和发展绝非权宜之计,而是长远大计。

从当年的毛泽东到今日的习近平,61年来,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对兵团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支持。“文革”期间兵团被撤销,然而国家一旦走上正确的方向,兵团的建制迅即恢复。

61年间,无数有志之士,在历史的各个阶段,从天南海北来到大漠戈壁,奉献青春,繁衍至今。176个团场如星辰般散落在16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守卫着这里的一花一草。李碧胜爱这里,而他扎根边疆的信念,在他见到习近平的那一天,越发坚定了。那一天,谈到发挥兵团聚才引人的战略时,习近平很愉快地回忆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知识青年投身兵团的往事。他说:“我当时插队在陕北,很向往这里。苏东坡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新疆有烤馕、抓饭、羊肉串、哈密瓜、葡萄等等,咱们有充分的理由说‘不辞长作新疆人’。将来还是应该动员更多的人才到新疆、到兵团来创业。”

每一个上了年纪的兵团人都不会忘记兵团的岁月,石河子军垦博物馆记录着兵团的一切;当人们走向出口时,携带着的,是对兵团无限的敬意。60余年来,兵团以屯垦戍边为使命,遵循“不与民争利”的原则,在天山南北的戈壁荒漠和人烟稀少、环境恶劣的边境沿线开荒造田,建成了一个个农牧团场。创业之初,不仅在极短时间内实现了粮食自给,并在此后一直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探索者和先行者,更在不长的岁月里奠定了新疆工业的基础,逐步建立起涵盖食品加工,轻工纺织、煤炭、电力、化工、机械等门类的工业体系。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后,兵团迎来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飞速发展期,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片面积7.06万平方公里,占据新疆总人口12%的区域,已经且将继续成为新疆社会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存在。

维稳戍边为立身之本

1954年10月,中央政府命令驻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五、第六军大部,第二十二兵团全部集体就地转业,脱离国防部队序列,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那些饱经炮火洗礼的战士们明白,手中的枪换成了犁,但心中的剑永不可失去。

61年过去了,他们一如当初。

12月的阿勒泰地区中哈边境线上,早已是彻骨奇寒,很少有人愿意在这里待上一些时日。但在距离边境线不足100米处,白雪皑皑中一所涂成迷彩色的小房子里,付永强和妻子刘桂芝已经生活了许多年。他们的“小窝”叫北沙窝哨所,是新疆边防总队阿勒泰边防支队老吉木乃边防派出所的护边员之家。哨所在中哈边境63号界碑附近,是容易发生牲畜越界和不法人员越境采挖中草药的频繁地段。

付永强夫妇每天在十余公里的边境线上巡逻一次,把情况如实向上级汇报,这便是他们的主要任务。“去年我看到习主席来兵团,还接见了桑德克哨所民兵马军武,我也很受鼓舞。作为一个兵团民兵,我也一定会守卫好祖国的边境线。”付永强黝黑的脸上洋溢着自豪。

民兵哨所只是边境守卫体系的一部分。61年来,兵团的58个边境团场长年常态化地守卫着2019公里的边境线。付永强们最耳熟能详的一句话莫过于“连连是堡垒,户户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生产是执勤,放牧是巡逻。”长期以来,新疆兵团边境团场实行团场包面、连队包片、民兵包点的生产与守边双承包责任制,形成了军队、公安、边防、民兵“四位一体”的边境防控网络,突出了体制优势,形成了维护边疆稳定的铜墙铁壁。

漫长的岁月里,兵团人的事业与维护国家利益紧紧相连,他们用生命和忠诚在蜿蜒的边境线上铸就了一道永不移动,永不换防的长城。自2000年起,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兵团实施了“金边工程”,重点建设边境团场,开展边境团场的对外开放与经济文化交流合作。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后,这一工程建设速度骤然加快,极大增强了边境团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军事等综合实力,有效充实了西北边境地区的防务力量。

“报告首长,兵团六师重点民兵应急营集合完毕,应到382人,实到232人,其余150人在乌鲁木齐执勤,请指示。”2014年4月29日,面对习近平,兵团第六师人武部部长沈开疆声音洪亮。即便是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前来检阅,应急营依旧没有将中心工作放下一分一毫。

事实上,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建设,兵团如今已经拥有中国一流的民兵队伍,全方位地参与到新疆的社会稳定工作中来,并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习近平作出要使兵团真正成为“安边固疆的稳定器”的指示,赋予了兵团屯垦戍边事业更高的要求。为全面提升干部职工的军事素养、强化兵团意识,各师纷纷开展全员练兵活动,仅春季练兵就已经连续开展五年。

与此同时,兵团还建立了全年轮训备勤的民兵应急机制,提出在新疆几个重点敏感地区组织民兵应急分队集中轮训备勤,通过提高民兵的在位率和军事素质,确保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反应迅速,切实增强兵团民兵应急处突和反恐维稳能力。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打击暴力恐怖活动和反渗透过程中,兵团总是站在反分裂斗争的最前沿,成为反对分裂主义,打击暴力恐怖犯罪的重要力量,在维护新疆稳定和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这种作用的体现不仅在于维稳戍边,还在于兵团为整个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持续领跑的工农业排头兵

稍微了解一点新疆当代史的人们都知道,这片大地的现代化农业和工业体系,均源自兵团。新疆人耳熟能详的六道湾煤矿、七一纺织厂、八一钢铁厂、十月汽车修配厂等42家现代工业企业,写下了新疆工业发展的光辉开篇。几十年岁月里,兵团在现代化工农领域的优势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更加牢固。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后,兵团的发展速度突飞猛进,最明显的就是农业领域。

直到今天为止,新疆最卓越的农业技术生产管理体系,依然在兵团。这里有全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红枣产区、节水灌溉规模也稳居世界第一。

这些第一得来不易,不是兵团人,很难体会到其中的艰辛。原因在于兵团建立之初,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不与民争利”,这意味着兵团的土地都相当贫瘠,如今的所有奇迹都是在昔日贫瘠的土地上诞生的。

“我们这里的几个团场全是塔里木河的风头水尾,夹在塔克拉玛干和库姆塔格沙漠中间,要水没水,要地没地,不要风风大,不要沙,漫天遍野的全是沙。即便这样,我们还是创造性地使用了棉花的‘干播湿出’技术,破了棉花单产的全国最高纪录。”第二师三十一团副政委张成轩回忆以往的岁月,语气深情而自豪。

只需在种植时节的兵团大地上走一圈,任何人就都可以感觉到农业的现代化程度:万亩棉田成方连片,播种机在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的控制下,直行准确率1公里内误差仅为3厘米,培垄、铺设滴灌管、铺膜、精量播种等程序一次性机械化完成,在棉田中勾勒着“五线谱”般整齐的线条。事实上,兵团的棉花产量占到整个中国棉花产量的近六分之一,单产、品质、商品量、调出量、人均占有量和机械化率均在全国首位。

不仅棉花,兵团扎实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如今已经是亚洲最大的番茄生产、加工基地,建成了全国最大的节水农业灌溉区,精准农业超过1000万亩,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部分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超过90种农产品被评为中国和新疆名牌或驰名商标。

在“不与民争利”的前提下,取得这些成就实属不易,而兵团强大的工业能力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基础性的物质和技术保障,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新疆天业集团。

当2013年,中国的地膜污染因为媒体报道而成为整个国家关注的议题时,兵团早已有了解决这一难题的途径。在1999年,天业集团就开始了可降解地膜研究,从研发光降解式地膜到淀粉式光降解地膜,通过近20年的反复研究试验,最后采取全生物降解法,终于解决了这项世界难题。

这种新型可降解地膜90%以上可实现完全生物降解,同时还能实现追肥的效果,目前已经在兵团的十几万亩土地里推广使用,并辐射到其他地区。也正是天业集团自主开发的价格低廉的实用型滴灌带,配以兵团自行研发的自压微水头软管技术,使得滴灌技术走进了普通农户家里,开启了新疆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

在园区为平台集聚产业发展的新格局下,兵团成了各个企业投资的热土。鑫磊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寻遍了整个中国,最后将企业落户在军垦之城石河子。这是一家生产大口径人造蓝宝石晶体的高科技型企业,对电力供应有极严格的要求,哪怕停电一秒钟都会造成产品报废和机器损坏,之所以落户在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就是因为这里的园区发展非常成熟,工业基础好,能源供应有保障。而在第一师阿拉尔市,由浙江援建,共吸引投资近300亿元的台州产业园正在向以光伏产业为主体的千亿元产业园昂首迈进。

如今,兵团食品医药、纺织服装、特色矿产资源加工等六大主导产业地位初步确定,能源电力等基础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兵团的工业体系已经成为整个新疆新型工业化建设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兵地融合共谋发展

61年前,阿克苏的百姓们在一群来自南泥湾的军人那里,学到了内地先进的农业生产和水利建造技术,“丰收”这个词自那时起,与他们结下了不解之缘。

2005年,和田地区皮山县木奎拉乡达里格村的维吾尔族农民麦麦提图如普·穆萨克,在兵团第一师十三团十一连职工尤良英那里学到了棉花、继而是红枣的种植技术。两人的友谊一直持续至今,麦麦提图如普由此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在他们身后,是新疆大地上无数的地方百姓与兵团职工的身影。

当梅花集团下属、投资120亿元的新疆梅花氨基酸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基地落户五家渠市时,昌吉回族自治州的农民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会为自己带来什么,直到市面上出现了该公司生产的饲料级氨基酸时,昌吉各乡镇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种植户们才发现,这是他们用过最好的同类产品。

2012年,国务院批复的《天山北坡经济带发展规划》方案涵盖了兵团8个师、84个团场,昌吉州和五家渠市同处天山北坡经济带内,产业互相交错,各族群众共享城市公共基础设施、资源、技术和科研成果。第六师军户农场利用位于昌吉市郊的地理优势,每年为昌吉市提供大量的牛羊肉和果蔬,已经成为昌吉市不可缺少的农副食品基地;第六师奇台医院运用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为昌吉州东线的各族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与此同时,昌吉州也将六师各团场的城镇、交通、电力、天然气等基础设施建设统筹纳入规划,通盘进行考虑。2013年,在昌吉州的大力支持下,北塔山牧场60年来不通高压电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在昌吉州东三县天然气管道铺设过程中,给兵团红旗农场、奇台农场等团场都预留了接口,而奇台县与奇台农场共同设立建设10平方公里的“兵地融合经济技术开发区”业已初具规模。

每一天的迷茫夜色中,乌鲁木齐西山九鼎农产品市场里却早已灯火通明。全国各地的农产品汇聚于此,又源源不断运往整个新疆千家万户的餐桌。这个成立约5年,隶属于兵团第十二师的农业集团资产总额已达45亿元,成为整个新疆农产品流通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而在夏天的每个傍晚,头屯河农场的文化广场上,包括八钢集团等周边地区的各族群众和农场职工一起跳着欢快的舞蹈。年轻人则三五成群,前往一百米开外的农场文化活动中心看电影、打篮球。

“我们农场职工其实不到两千人,但流动人口却有3万人,一街之隔就是八钢,不分彼此,都是一个家。”头屯河农场政委吴春云如是说。

头顶同一片蓝天,脚踏同一方热土。

从兵团成立至今,与地方融合不断深入,2010年以后,随着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和对口援疆工作的全面开展,兵地关系进入了崭新的历史时期,双方有事无事常来往,大事小事常商量,感情上不设防,工作上不堵墙。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上,双方互相融合、协同作战、形成合力。在经济建设中,兵地双方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统一规划、共同发展”的原则,谁有困难帮助谁,谁有长处学习谁,新疆的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之路由此全面推进。

岁月如歌,在占据中国国土面积六分之一的广袤大地上,兵团与地方已经携手描绘出一张生机勃勃的画卷,而今又在共同执笔,谋划这片沃土更恢弘的蓝图!(刘东莱)

(责编:罗继娜、沈剑)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