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新疆频道>>人民网兵团频道

村里的喜事:兵团“专家”到我村

2016年06月12日17:05    来源:人民网-新疆频道    手机看新闻

2016年,新疆乌苏市九间楼乡七户地村遇到一件大喜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的4名农业技术人才来到村里,手把手地为村民提供农业技术服务,并负责在村里实施“三个一万亩”项目,使村民走上了增收致富的快车道。

为促进兵地双方共同繁荣进步,2016年乌苏市与兵团第七师签订了兵地融合发展战略框架协议,开展了宽领域、全方位、多层次的联合与协作。作为融合发展项目之一,兵团第七师从各团场选派了200名农业技术骨干,采取一名技术员服务一个村队的办法,于4月20日进驻乌苏各村队,开展了为期一年的农业技术服务。兵团农技人员与“访惠聚”工作队成员同吃、同住、同劳动、同管理,成为与工作队一起服务群众、造福群众的一支重要力量。

七户地村临近兵团七师130团,由3个自然村和1个开发农场组成,共有汉、回、哈萨克、蒙古4个民族村民1859人,耕地4.3万亩。为把兵团现代农业发展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带到乌苏,兵团七师在七户地村实施了“三个一万亩”项目,帮助该村推广1万亩优质机采棉,免费提供1万亩棉花优质良种、1万亩优质滴灌肥,并在棉花采收时节免费出动机械采收,以点带面,促进乌苏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兵团七师向七户地村里派出了4名农业技术骨干,负责在实施好“三个一万亩”项目的同时,服务好全村各族群众。兵团农技人员一到七户地村安置下来,就立即到田间地头查看,进农户家中走访,了解农业生产情况,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有针对性地为群众提供农业技术指导和服务。群众在生产中遇到什么难题,他们总是随叫随到,第一时间前去帮助解决。同时,他们把田间当课堂,发挥兵团人才优势,将先进适用的农业生产技术传授给村民。

有一位名叫王万军的村民,种了60多亩棉花,可2016年出苗率很不好。看到地里稀稀拉拉的棉苗,王万军心里非常着急,找到村里的兵团农技人员白正玉,看能不能想一个解决的办法。当时正是午休时间,白正玉顾不上休息,急忙与村里的“访惠聚”工作队成员一起,到王万军的地里查看。白正玉在兵团当过10年植保员、3年技术员,是一名业务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农业技术骨干。他根据王万军地里的苗情,提出了“弱苗升级”的技术措施,指导王万军通过抓好水肥调控等办法,力求取得较好的收成。

5月17日,乌苏市遭受冰雹及强降雨灾害,造成农作物大面积受灾。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兵团农技人员立即与村干部和“访惠聚”工作队成员一起,赶赴田间地头查看灾情,做好受灾群众安抚工作,协助保险公司查灾定损,帮助群众抗灾自救。5月19日,白正玉等技术人员还专门组织七户地村村民进行培训,针对当前灾情,讲授生产自救的具体措施,并针对当地棉花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兵团生产实践,从棉田秋翻整地施底肥,到春播、田管、采收等各环节,进行了全程技术培训。

同时,兵团农技人员切实抓好“三个一万亩”项目的实施,发挥好项目的示范作用。通过兵团免费提供良种、滴灌肥和机采作业,可使村民每亩地减少投入350元左右,同时,由于春耕春播期间采用了平整土地、早播、浅播、精量播种等一系列先进技术和农作物良种,项目区棉花出苗早、苗情好,在这次灾害天气中也没有受到大的影响,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打下了良好基础,已经凸显出很好的示范效应。

七户地村还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入社村民2000亩土地进行托管,采取农资、播种、田管、采收、销售“五统一”模式,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每亩地预计还可节约成本700元左右。兵团农技人员加强对合作社的全程技术指导,努力推动该村农业生产再上新台阶,合作经营再出新成果,为群众增收致富打造“样板”,发挥好合作社典型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

200名兵团农业技术人员的到来,强化了乌苏现代农业发展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他们带来了兵团农业发展的新理念、新技术、新品种,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推动乌苏农业发展转型升级、加快农民增收致富步伐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兵团融合发展的深入推进,必将取得更加显著的实践成果。(罗蜀疆)

(责编:罗继娜、李晓啸)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