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团八师石河子:“碧野”风光好 “渔村”人气浓

2017年08月10日13:01  来源:兵团日报
 
原标题:“碧野”风光好 “渔村”人气浓

良田、水塘、野花,白杨挺立、垂柳婀娜……这样一幅美景不是烟雨江南的真实写照,而是来自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北泉镇郊区公路旁的农家乐——碧野渔村。

8月依然炎热,但碧野渔村却凉意阵阵,甚是怡人。当记者在碧野渔村见到“村长”代新的时候,他正忙着招呼游客。代新说,进入夏季后,碧野渔村迎来了一批又一批客人。

代新,这个皮肤黝黑、憨厚朴实的“70后”,用了10余年时间,把原先北泉镇郊区荒野里的3个小水塘,整治并扩大成一家景美饭香的农家乐。

代新的父亲是八师石河子总场第一批承包鱼塘的水产养殖专业户。当年还在读小学的代新每到暑假都会跟着父亲到鱼塘帮忙干活。通过父亲的言传身教,代新学会了养鱼和捕鱼技术。捕捞季节,代新和父亲通常会骑着自行车到城里卖鱼。

1993年,代新的父亲因年老多病,家里100多亩鱼塘一时无人打理,在外打拼的代新决定子承父业,回家养鱼。他接手鱼塘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变原先单一的养殖模式,增加鱼类品种。接手当年,鱼塘纯收入就有7万元。

手头有了一定的资本后,代新就在发展渔业的同时,投资出租车客运业,经营了4年,净挣12万元,他又用这笔钱投资特种水产养殖。

就在代新的事业发展得风生水起时,水产养殖市场的需求却发生了变化。由于信息不准,代新赔了个精光。身无分文的他只好四处借债,推平鱼塘种植蔬菜。

2003年,不甘失败的代新经过认真的市场考察后,决定重建鱼塘。但这一次他不再采用过去的那种经营方式,而是以鱼塘为基地,大力发展集游乐、餐饮为一体的农家乐项目。钱从哪里来?他硬着头皮向所有亲戚家借了个遍,才凑了近5万元,加上种菜挣的6万元,他便开始了创业。第一年,代新的农家乐建起了3个鱼塘,年产值达100多万元,纯收入40万元。他用这笔钱不仅还清了所有欠款,而且还结余了10万元。代新接着又对鱼塘周边环境进行美化,几年时间陆续种植1万多棵果树、垂柳和各种观赏树木,并修建了道路。代新于是给农家乐挂上了招牌——碧野渔村。

优美的田园风光吸引了各地游人,一名珠海的游客来此游玩后感慨地说:“塞外之地,江南美景。”

近几年的旅游旺季带来了大批游客,碧野渔村年平均接待游客10万人,高峰期每天接待400多人,年均纯收入50万元。

代新的创业发展模式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在他的扶持和带领下,周边有5户养鱼专业户也开始发展第三产业,开发农家乐项目,并获得了很好的效益。

2016年,碧野渔村被评为兵团三星级农家乐,代新被八师石河子市评为“自主创业示范户”。“主打农垦特色农家乐,这是我的王牌,未来我要让碧野渔村走得更远,走向全国。”代新信心满满地说。(张德智)

(责编:李晓啸、李龙)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