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九0团地处阿拉山口大风口前沿,每年8级以上大风天数达160多天。近年来,该团大力开展三北防护林建设、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还草等一系列行动,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向荒漠化宣战,涌现出一批在风口前沿战斗的生态卫士,王燕清就是其中一员。
“这两天还是要抓紧时间雇人修枝,促进树干木质化,还有个别草多的地方要抓紧时间雇人把草拔一拔……”6月26日,笔者见到双河市塔格特红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王燕清时,他正在九0团风口前沿的生态枸杞基地忙着和社员商量枸杞树管理方案。
“你别看现在这里的枸杞林绿油油的,两年前这可是寸草不生的戈壁滩。”说起这片地的变化,王燕清感慨颇深,因为地处九0团风口前沿,这里几乎种什么亏什么,团场很多职工都不敢在这片土地上种植作物。
2017年,经过多方考察,反复思考,王燕清决定在这片荒滩上种植枸杞树。
“当时我就想着,如果这片地不种东西,最终就会被风沙侵占。我们合作社考察了各种作物,其中耐旱而且喜欢沙质土壤的枸杞树最适合种植,所以我们决定在这种枸杞树,在风口前沿建起一道绿色屏障。”王燕清说。
生态枸杞基地是九0团2017年的退耕还林工程,获得了384万元中央财政资金支持。为了生态枸杞基地发展,2年多来,王燕清的合作社又先后投入资金1200多万元,人工栽植枸杞苗30万株。虽然生态枸杞基地苗木成活率达到90%以上,但是却一直没有见到效益。
“我们当初预计生态枸杞基地能在第三年的时候初见效益,但因为处于九0团风口的最前沿,环境比较恶劣,再加上是在戈壁滩上种植,所以枸杞树生长非常缓慢,生态枸杞基地要见到效益至少还要等2年到3年。”王燕清说,“这2年多来,我们合作社一直在投入资金,多亏了家人、朋友的帮助和社员的理解,让我不用为资金而发愁,现在我依然对生态枸杞基地的前景非常看好。”
目前,双河市塔格特红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共有社员14名,马义良就是其中一名,2年多来他一直负责枸杞林管理。说起大家伙一起干的这份“绿色事业”,他赞不绝口。
“我在九0团生活了10多年,以前种棉花,由于棉田离风口近,每年都要受灾,有时候忙活一年还可能颗粒无收。2017年,合作社准备干这个生态项目时,我第一个举手赞成。”马义良说,他最不能忘却的就是以前漫天黄沙的景象,现在有机会有能力为团场生态环境保护出力,当然义不容辞。
经过2年多的管理,生态枸杞基地2400亩枸杞林和配套的200多亩防风林已初具雏形。
“在风口前沿建起一道绿色屏障,不只有我们自己的努力,从国家到团场党委都给了我们莫大的支持,生态枸杞基地项目享受了国家退耕还林补助政策,团场也在各方面给予支持。”王燕清说,作为九0团的一分子,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能为团场生态环境保护作贡献,他感到很骄傲。
正如王燕清所说,他们不仅自己在奋斗,还有九0团党委的支持。九0团党委不仅邀请了新疆农业大学枸杞方面的专家和教授来团场,为合作社进行技术指导,还为合作社争取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通过一系列举措为合作社发展“铺路搭桥”。
说起今后的发展思路,王燕清侃侃而谈:“首先,我们合作社一定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其次,在生态枸杞基地现有基础上,我们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扩大枸杞种植面积;另外,我们还想打造枸杞品牌,建立有机枸杞生产基地,让有机食品走进千家万户……”(兵团日报 李芳芳 、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