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新时代丨昔日“水窝子”今朝“聚宝盆”

2019年09月04日16:16  来源:兵团日报
 
原标题:奋斗新时代丨昔日“水窝子”今朝“聚宝盆”

初秋的新疆,天高气爽,虾肥蟹美,正是品味河鲜的好时节。

9月1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二二二团三连职工姚学良和妻子门丽一早就来到自家养虾的池塘。比他们更早到的是两位来自乌鲁木齐的采购商。

姚学良赶紧换好工作服,跳进池塘,熟练地捞起一网南美白对虾。看着网内个头超大的虾,采购商竖起了大拇指,门丽脸上露出了笑容。

眼下正是河鲜收获季节,二二二团三连职工养殖的鱼虾等河鲜因为品相好、口感佳,市场反响较好。特别是像姚学良夫妇这样的水产养殖大户,每天忙得像“打仗”。

曾经的姚学良夫妇日子过得并不富裕。

“当初结婚新房是贷款买的,压力很大。”门丽回忆说,“那时大家挣钱门路少,都种植啤酒花,投资大、效益差,每年还房贷都困难,更别提发家致富了。”

以前,三连周边的池塘多,职工称之为“水窝子”。但因职工不懂水产养殖技术,“水窝子”一直没有得到开发利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近年来,二二二团不断加大连队转型发展力度,因地制宜在三连打造水产养殖基地,组织职工开展技术培训和外出观摩学习,为职工创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技术服务,引导职工在“水窝子”里做好“富口袋”文章。

2006年,姚学良响应连队鼓励职工发展庭院经济的号召,承包了6亩鱼塘饲养草鱼、鲤鱼、鲢鱼等。刚开始,养鱼利润不错,夫妻俩边学边干,一茬鱼养下来能收入5万多元。

“到了2009年,连队养鱼的人越来越多,大家养的鱼品种都差不多,同质化现象严重导致养殖利润越来越低,2010年我们就出现了亏损。”姚学良说。

就在姚学良为是否还要坚持搞水产养殖而烦恼时,一次到乌鲁木齐和朋友聚会,餐桌上一盘价格100多元的基围虾引起了他的注意。同桌吃饭的朋友告诉他,内地淡水养虾很普遍,养虾利润也不错。

随后,姚学良在乌鲁木齐、昌吉的水产批发市场调研后发现,当地销售的是从内地空运来的冻虾,每公斤零售价最高可达120元。发现商机的姚学良当即决定由养鱼转为养虾。

2011年,姚学良从海南购进了一批南美白对虾的虾苗进行试养。由于没有相关养殖经验,他只能一边自己摸索,一边通过电话向虾苗供应商寻求帮助。结果,4个养虾的池塘,3个失败,仅1个成功。

“但靠这一塘虾,我挣了8万元,这让我意识到养虾是条增收致富的好路子。”姚学良说。

总结了第一年试养南美白对虾的经验,找到了养殖环节上存在的问题,2012年,姚学良夫妇一口气将养殖规模扩大到20亩。但让夫妻俩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年当地遭遇高温大旱,他们投放的120万尾南美白对虾虾苗全部死亡,投入的30多万元资金血本无归。

在经历多次挫折后,姚学良决定深入钻研养殖技术,暂时缩小养殖规模。2013年,姚学良将水产养殖面积减至10亩,并多次前往内地水产养殖基地学习考察。

学成归来后,姚学良结合当地养殖环境,经过多次试验,摸索出一套成熟的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原来一亩池塘可产南美白对虾500公斤,在他的精心饲养下,一亩池塘的虾产量提高到600公斤至800公斤。

有了成熟的养殖技术做保障,姚学良夫妇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利润逐年增加,2018年,依靠养殖20亩池塘的南美白对虾,姚学良夫妇纯收入20多万元。

姚学良夫妇在自己致富的同时,还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为连队职工免费提供养殖技术指导,二二二团三连南美白对虾养殖户从姚学良1家增至如今的6家,全连养虾面积达60亩。2017年,姚学良牵头,三连的6户职工联合成立了南美白对虾养殖合作社,大家抱团搞养殖、闯市场。

如今,在二二二团三连,职工们在发展水产养殖的基础上办起了农家乐,吸引周边县市游客前来旅游,进一步拓宽了增收渠道。

“以前只有淤泥野草的‘水窝子’,现在可是带给我们真金白银的‘聚宝盆’。”姚学良说。(潘瑞雄 陈琼)

(责编:陈新辉、韩婷)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