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那是新买的番茄采摘机,采得好快!”
“比人工采摘省事多了!”
……
8月28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三坪农场二连番茄地头站满了人,大家七嘴八舌说着什么。
原来,为了提升作业效率,今年二连新引进了一台大马力番茄采摘机,在三坪农场这是个新鲜事,大家纷纷前来一探究竟。
“刘书记,采摘一亩地要多少钱?”
“刘书记,这机器真是厉害!”
……
番茄地头大家接连好奇地问道,让二连党支部书记刘志学不知道先回答谁的问题。
去年9月,随着团场综合配套改革的推进,顺应连队群众呼声,刘志学当选为二连党支部书记。刘志学与其他连队“两委”成员一样,没有了干部身份,分到了25亩身份地。
“作为‘领头雁’,可不能丢人!”团场种植的农作物有很多种,但经济效益却相差甚远。为了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刘志学请教团场番茄种植大户,又经过一番实地考察后,刘志学决定在自家地里种植番茄。
“25亩番茄有点少,只有规模种植才能获得好效益。”一番琢磨后,刘志学苦口婆心地做起了连队其他“两委”成员的工作,在他的带领下,连队番茄的种植面积达到了1200亩。
种植面积落实了,可事情还没完。为了保证销路,刘志学以个人名义与中粮集团签了订单合同,协议约定,1200亩番茄由中粮集团派人采收。
“一开始,我们特别反对,但后来看他态度坚决、干劲十足,我们也只好同意了。”刘志学的家人说,在其他人眼里,种植1200亩番茄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即使与中粮集团这样的大企业签了合同也存在风险。
“中粮集团是大企业,信誉有保证,我们只管种,其他不用操心。”说起订单的事,刘志学信心满满地说,种植番茄肯定有风险,但我们“两委”不带这个头,谁来带头?
在刘志学的坚持下,1200亩地番茄很快播种完毕。
地里的番茄是不是可以保证同时成熟?采摘机可以一次性采摘完吗?会不会产生浪费……转眼间到了丰收的季节,可问题也随之而来了,刘志学又与合作种植户在采摘方面产生了分歧。今年的番茄种植面积大,刘志学力主机采,可不少种植户对机采有顾虑。
“机采一亩地只需340元,人工采摘在1000元左右。机采成本远远低于人工采摘,而且机采不用返工……”坐在地头,刘志学给其他种植户算了一笔账。
“如果人工采摘,则要采摘三茬,不仅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采摘的质量不能保证。还是机采划算!”第一天机采结束后,前来地头了解情况的种植户纷纷说道。
“今年是示范种植,明年我们会吸纳更多的种植户加入,实现更大面积的规模化种植,而且全部采用机采,让更多的群众多挣钱。”说起明年的打算,刘志学信心满满。(刘倩 刘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