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从阿尔泰山到昆仑山、从额尔齐斯河畔到塔里木河岸,从北疆到南疆、从兵团到地方,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四千里长路初心常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选派九名优秀处级、副处级后备干部到南疆深度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他们没有辜负组织的期望,九位第一书记就是九面旗帜,九个驻村点就是九个基层党组织坚强堡垒,九张黝黑的面孔镌刻着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坚强信念。10月17日,是第六个国家扶贫日,也是第二十七个国际消除贫困日。这一天,离中国人摆脱绝对贫困的目标已近在咫尺。人民网特别采写了《九面旗帜》系列报道,展现兵团第十师北屯市向南发展的生动成果,和九位第一书记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动人风采。今天是系列报道之三。
陈常周带领村民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樊晓丽 摄
“2018年,你享受了什么政策?”“我享受了扶贫羊政策,一只羊补贴500元,还有扶贫牛政策,一头牛补贴5000元。”这个村民抢答成功,“访惠聚”工作队队员给他发了生活日用类的奖品进行鼓励。
在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阿羌乡塔尔阿格孜村, “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正在举行。当第一书记陈常周宣布发放今年卖杏的钱时,场上人头攒动,气氛更热烈了。“去年一颗杏子也没卖出去,今年陈书记想了各种办法,全村的杏子一颗不剩全部卖掉了,大家都感谢他!”村民买图荪·萨吾尔告诉记者。
阿羌乡塔尔阿格孜村的杏子熟了(资料图)。樊晓丽 摄
108户368人,地处昆仑山区的塔尔阿格孜村寓意为狭窄的巷子,在阿羌乡这是一个比较小的村,建档立卡贫困户68户252人。村里房前屋后山溪环绕,家家户户都种有果树,其中杏树最多,全村有一千多棵,品种繁多。由于山区温差大,果子虫害少没污染,品质佳。就有一个缺点:地偏路远没人来收,农民只能眼睁睁看着一山好杏烂在树下,来年再结再烂。
塔尔阿格孜村人均耕地只有2亩,沙化土壤既不存水也不保肥,守着这点地很难脱贫。陈常周和“访惠聚”工作队非常重视杏子销售为村民增收这件事,反复研究后决定成立合作社。
陈常周(右一)教村民把鲜杏套袋装筐,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到了全国各地。樊晓丽 摄
于田人有把青杏放汤饭里调味的习惯,但县城早市场没有卖青杏的,陈常周就每天早晨五点钟起床,带着合作社负责人把杏拉到早市场,除了批发外,还手把手教农民在市场吆喝着零售卖杏。全村那么多杏,县城消化不了,陈常周就让合作社把鲜杏套袋装筐,教年轻人通过电商平台把杏销售到了全国各地。
再就是晾晒杏干。陈常周联系了乌鲁木齐的批发商,对方说,杏干有多少要多少,唯一要求是没有沙尘品相好。晾晒杏干,外人会觉得这事再简单不过了,但在这个海拔2400米的山村,频繁光顾的雨一次又一次浇湿了陈常周的梦,还有沙尘暴。
自然晾晒失败了。陈常周自己掏钱买来材料,带领大家在村委会院子里搭了一个简易实验棚,躲开了雨淋和沙尘,就这样解决了村里几代人晒杏干腐烂发黑、灰头土脸的问题,客商把杏干都收了。村民看到效果都跃跃欲试,陈常周计划明年全面推广。他带着大家把本村的70吨杏都销售出去了,村民增收7万多元,还把阿羌、皮什盖两个邻村的杏也卖了。
2018年年初,陈常周到塔尔阿格孜村担任第一书记,走访了解到村民卡迪尔·买吐尔孙在乌鲁木齐的木器加工厂工作过,技术很好,就动员他成立了木器加工厂,带动贫困户就近就地就业。
陈常周在木器加工厂与大家交流经验。樊晓丽 摄
兵团第十师向南疆9个深度贫困村派驻了9位第一书记,每年给每村20万元惠民资金,这笔钱正好用在刀刃上。陈常周和大家商量后,投资5万元买来电锯等设备,把弃用的学校房屋当车间,生产农民需要的桌子、凳子。第一份订单是为邻近的阿羌村制作5万元木器,加工厂招了10名工人在卡迪尔的带领下一起完成订单。工人中有6名是贫困户,计件拿工资,订单完成后都有很好的收入。
卡迪尔只有技术不懂经营,陈常周就教他算成本、算工时、算利润,教他管人、管钱、管物、管质量,教他开发市场需要的新产品。
“建厂到现在已经赚了9万多元,我们的生活是越来越好了!”卡迪尔·买吐尔孙说。
陈常周和大家一户人家一户人家走访摸底调查,掌握了每个家庭每个人的健康状况、劳动能力、技能特长和个人就业愿望,又根据各个情况制定实施了“一人一策、一户多策”的脱贫攻坚方案。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到了冲刺阶段,我们全村村民有激情,更有干劲,我们驻村干部有必胜信心。”驻村第一书记陈常周说,“年底请再来吧,美丽的塔尔阿格孜村一定笑容满面迎接客人们!”
相关链接: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兵团南疆驻村第一书记群像之一 兰斌:让群众过上仙桃一样甜美的幸福生活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兵团南疆驻村第一书记群像之二 鲁志勇:带领“分叉路”的阿羌山村走上致富路